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声音 >> 正文

声音丨崔洪建:“大扩员”是欧盟应对乱局的良方吗

发布者: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发表时间]:2023-12-13 [来源]: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浏览次数]:

定于本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欧盟峰会将讨论年内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开启入盟谈判等相关事宜,这标志着欧盟将自冷战结束以来再度加速扩张的议题摆在了桌面上。在距上一次大规模接纳新成员20年后,要“为2030年前的下一轮大扩员做好准备”,几乎成为近来欧盟机构及一些主要成员国领导人众口一词的立场。从上届欧盟委员会(2014年—2019年在任)对欧盟扩员问题的极端保守到眼前的大胆豪放,这一巨大转变体现出,欧盟正将大规模扩员当作应对地缘政治巨变、推进地缘经济扩张、稀释并转化内部矛盾等一系列外患和内忧的“药方”。

如何应对正被乌克兰危机深刻改变的欧洲地缘政治现实,是欧盟寻求再度扩张的最直接动机。至少在形式上加快乌克兰、摩尔多瓦甚至格鲁吉亚的入盟进程,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国家固定在欧盟的政治轨道上,在实打实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有不逮、后继乏力的情况下,尽快给予这些国家政治支持就显得极为必要。除了针对眼前危机的现实考虑外,法德等大国为欧盟未来做出的更长远打算,是要利用再度扩张为欧盟在危机后的欧洲地缘政治版图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本。从马克龙总统的“欧洲政治共同体”构想到朔尔茨总理基于“时代转折”的“欧盟扩张论”,尽管法德两国主张的出发点不同、目标也各异,但欧盟扩员成为既符合双方利益也契合欧盟“地缘政治转型”所需的最大交集。另外,尽快以扩员方式将周边国家纳入以自身为政治核心的同心圆轨道,也是欧盟出于主动参与地缘政治竞争、积极抵御其他大国势力对其周边进行渗透的重要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基础正被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侵蚀切割的背景下,加速扩张也符合欧盟通过扩大单一市场来适应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需求。无论从扩大法德等国产业和贸易布局出发还是从欧盟要实现绿色、数字两大产业发展目标来考虑,一个以欧元区为核心、以欧洲经济区为辐辏、以扩员对象国为外围的市场扩张,不仅能为欧盟产品提供更大市场并激活潜在的消费能力,也符合维护欧盟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需要,有利于欧盟就近持续推广其经济理念和规则。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和西巴尔干地区的经济融入将是欧盟在日益逼仄的经济空间中实现地缘经济扩张的最现实出路。

将欧盟对外扩大和对内改革挂钩并共同推进,以此来稀释并转化内部矛盾,则是欧盟想通过再度扩张来解决的主要内患。上届欧委会做出不扩员决定的逻辑是“成员国数量的不断增加会给欧盟制造更多的利益分歧和矛盾”,这的确是基于从2009年欧元区债务危机到2015年难民危机期间欧盟内部分歧扩大、离心离德的事实做出的判断。但在经过十年“深化一体化”的内部改革后,这些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在难民问题、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能源转型等问题上被进一步激化。在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当前欧盟解决内部矛盾的思路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即将大规模扩张与改革现有决策机制挂钩,为最终在外交安全等领域形成效率更高的有效多数决策机制创造来自外部的倒逼压力。

尽管欧盟为再度扩张找到上述理由,但从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要再次实现大扩员的目标并从中获利,欧盟至少还面临以下障碍:一是欧盟扩张可能遭遇来自俄罗斯的强烈反弹,难以实现其跑马圈地的地缘政治目标。尽管与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坚决立场相比,俄罗斯在欧盟接纳乌克兰等国的问题上立场相对灵活,但这也取决于它对形势变化的判断以及未来欧俄关系的前景。

二是入盟程序的原则性和严肃性可能受到破坏并激化欧盟内部的固有问题。如果欧盟要在2030年前实现大规模扩张,就不得不在政治、经济、法治等领域降低标准并损害入盟程序的严肃性。一旦掺杂了过多事急从权、便宜行事的考虑并破坏了原则,大扩员就很可能让欧盟成为“大杂烩”,一体化的“多速欧洲”现状可能进一步恶化为“失速欧洲”的前景。

三是大扩员难以确保欧盟实现地缘经济扩张但一定会让其承受更大的经济、财政压力并加剧内部利益分歧。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公开承认,扩员名单上各国的经济实力仅相当于欧盟内现有最小经济体的50%—70%。一旦这些国家被接纳入盟,将对欧盟内部的财政分配格局造成巨大冲击:原有的财政受惠国一夜之间将成为贡献国。过惯了伸手要钱的日子后突然要往外掏钱,这对于一些当初本就冲着利益才加入欧盟的国家来说显然难以接受。

在20年前借冷战“胜利”之际顺势实现首次大扩员后,欧盟不仅很快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还逐渐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有关那次扩张的另一本账却表明,尽管欧盟人口增长了20%但GDP总量只增加了5%,人均GDP更是下降了12.5%,很难说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大扩员不是后来欧盟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当前的逆势困局之下,欧盟想通过另一次大扩员来寻求破局转运,无疑是一笔大赌注,而在各种光鲜的理由之外,欧盟一定还有一本更难以启齿的糊涂账。(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