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国别与区域研究校内专家研讨会在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举办。《区域与全球发展》期刊主编、校长彭龙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关系学院、英语学院、亚非学院、欧语学院、俄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德语系、阿拉伯学院、法学院、法语系等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区域与全球发展》期刊执行主编孙文莉主持。


彭龙首先回顾了《区域与全球发展》创刊历程和办刊实绩。他指出,学校近年来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回应国家关切,锐意进取、积极有为,创办了《区域与全球发展》期刊,筹建了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持续有力地为国家参与区域和全球治理提供北外智慧。他强调,今后《区域与全球发展》要着眼前沿、志存高远,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内涵发展,强化学科融合、形成集群合力,努力将刊物打造成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重镇。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秘书长李永辉,德语系主任、德国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建斌,国际商学院院长、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牛华勇,《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主任张颖,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基地日本研究中心负责人丁红卫,德语系副教授徐四季等进行了发言。

与会专家代表积极参与互动。俄语学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负责人黄玫,《国际论坛》副主编、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明进,英语学院副院长、英国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展鹏,俄语学院副院长、斯拉夫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负责人戴桂菊,亚非学院副院长、柬埔寨研究中心负责人顾佳赟在期刊选题策划、研究平台建设、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刊物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孙文莉在总结中表示,今后期刊将不断探索办刊路径,强化办刊特色,深化对话机制,创新学术组织形式,持续推动刊物实现高质量发展。
(《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