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北外全球治理讲堂”2023年第四讲以腾讯会议形式线上进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的高级研究员葛思康(Lennert Gesterkamp),以“荷兰与中国在17世纪的文化交流”为题,做了精彩讲座。讲座由北外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何卯平主持。

本讲座以三个部分综合论述了中国与荷兰在17世纪的艺术和文化交流关系。首先,葛思康博士简略介绍了荷兰与中国的历史关系;然后以1666-1668年荷兰使节团朝觐康熙、进贡“天马”为例,详细阐释了荷兰与中国的文化差异;最后则通过荷兰瓷器、绘画、漆器制品等艺术品个案研究,回顾了17世纪中国的经济样态,并分析了中国艺术与文化的踪迹对荷兰和乃至整个欧洲和影响。

葛思康博士认为,今天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国家边界这一概念,其源头应是1648年的Peace of Westphalia(欧洲和平协议)。此外,本次讲座中重点介绍了一些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荷兰哲学家、文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并提出他们是通过中国印刷技术和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接触到中国文化并深受熏陶。

在互动环节中,葛思康再次以香料为例,与提问者分析了“天马”案例失败的几种不为史载的可能性。